摘要
17个变量中,受访者的年龄、养殖年限、社会网络关系、获取信息难度、对自家目前肉羊品种改良技术改进必要性认知、对品种改良技术风险认知、规模扩大预期以及政府政策等变量对其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①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1-2018)》
③数据来源:https://www.trademap.org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迅速发展。1978—2017年畜牧业产值从209.3亿元增长到2.936 119万亿元,增长了139.28倍。肉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羊存栏量、出栏量和羊肉产量,肉羊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增加我国畜牧业总产值、改善我国畜牧业生产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满足居民尤其边疆少数民族动物性食品消费需求、解决边疆民族民生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1980—2017年我国羊存栏量由1.873 11亿只增长到3.023 17亿只,增长了61.40%;羊出栏量由4 241.9万只增长到3.079 77亿只,增长了6.26倍;羊肉产量从44.5万t增长到471.7万t,增长了10.6倍,我国肉羊产业羊肉产品供给能力迅速提
技术变革是提高生产效率、促使传统农业改造的关
新品种培育、推广是我国养羊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新品种只有被养羊场(户)采纳了才能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技术扩散是技术创新的目的和后续过程,技术采纳是技术扩散的微观基
由
注: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调研数据整理
由
注: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调研数据整理
农户行为理论是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延伸和应用于农户行为的深化研究,该理论指出农户行为意愿对其最终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农户追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会受到个人特征、心理感知、家庭生产经营特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制度政策等变量的影
该中的品种改良技术主要指购买新的种羊品种与自家母羊进行本交,或购买新品种种羊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该文将影响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的因素分为决策者自身特征变量、生产经营特征变量、组织特征变量、环境特征变量、认知与预期特征变量。运用多元有序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的因素进行复分析,实证模型为:
(1) |
具体来看,被访者的5类特征变量一共包括17个变量。①决策者(羊场主或养羊户主,全文同)自身特征变量主要包括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3个变量。②生产经营特征变量主要包括饲养年限、专业化程度2个变量。③组织特征变量主要指是否参与了养羊合作经济组织。此处,参与养羊合作经济组织指与企业合作或加入合作社,参与养殖小区也视为参与了合作经营。④环境特征变量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两类变量。地理位置主要指羊场或养殖户所在位置,包括农村、城乡交接处或城市。社会环境变量则包括:政府政策即养羊场(户)过去3年采纳品种改良技术时是否受到政府帮助或奖励,养羊场(户)参与品种改良技术培训的次数、养羊场(户)对品种改良技术培训的评价,以及养羊场(户)的社会网络关系,即其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是否受亲朋好友或周围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购买行为影响、品种改良技术信息是否容易获取共5个变量。⑤认知与预期特征变量中,认知特征变量主要包括养羊场(户)是否认为品种改良技术改进有助于提高品种改良效率、是否认为自家目前肉羊品种改良技术需要改进、是否会担心更换品种改良技术带来的风险而犹豫不决、是否会担心更换品种改良技术过于麻烦而犹豫不决4个变量;预期特征主要指养羊场(户)是否有扩大规模的打算。详细变量说明及统计描述详见
在受访的477户养羊场(户)中,当面临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但需要对生产管理模式进行一定调整的品种改良技术时,仅1.05%和4.19%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或不太愿意采纳品种改良技术,而50.10%、18.45%以及26.21%的受访者则分别表示愿意、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采纳该技术,表明若有较好的品种改良技术,大多数养羊场(户)愿意进行品种改良。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的回归结果如
采用STATA15.0软件,利用回归估计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的系数。由
(1)决策者自身特征变量。决策者的年龄对其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负影响,可能解释是:改良品种虽然能给养殖户带来效益增收,但也存在一定风险且需要新的配套管理技术;决策者年龄越大,思想观念相对越保守,对接受新饲养管理模式的能力相对薄弱,采纳新品种改良技术的意愿越低。而根据调研数据,仅7.76%的受访羊场主或养殖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养殖群体老龄化将不利于新畜牧技术推广。
(2)生产经营特征变量。养羊场(户)饲养年限对其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影响,可能解释是:饲养年限长的养羊场(户)对肉羊良种重要性认知程度高,选择高效、高质品种改良技术的意愿则更强烈。
(3)环境特征变量。过去3年采纳品种改良技术时是否受到当地政府帮助或奖励、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是否容易受亲朋好友良种购买行为影响、平时获取品种改良技术的信息渠道是否容易3个变量均对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影响。可能解释是:①政府政策会影响养羊场(户)的养殖信心和未来生产规划,国家对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的相关支持政策可以降低养羊场(户)技术采纳难度和成本,提高养羊场(户)未来发展信心和良种技术采纳积极性。②社会网络关系较广的养羊场(户)可以通过他人获取品种改良技术信息,信息渠道更广、获取信息更全面;同理,获取信息更容易的养羊场(户)也更容易对信息有及时全面的认知,因此更易接受品种改良技术且风险也会更低。
(4)认知与预期特征变量。是否认为自家目前肉羊品种改良技术需要改进、是否会担心更换品种改良技术带来的风险而犹豫不决两个认知特征变量分别对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分别具有显著正影响和显著负影响。养羊场(户)是否有扩大规模的打算这一预期特征变量则对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影响。可能的解释是:①认知程度对养羊场(户)最终的技术采纳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养羊场(户)越认为其目前肉羊品种改良技术需要改进,其采纳新的品种改良技术的意愿便会越强烈;但新技术的潜在风险则会让养羊场(户)心存顾虑,降低其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②打算扩大规模的养羊场(户)对肉羊产业发展前景具有良好预期,随着养羊场(户)饲养规模扩大,其技术采纳成本能够得到有效分散、边际成本不断降低。品种改良技术有利于提高养羊场(户)的生产效率和养殖效益,有利于其实现扩大规模的利润预期,因此具有规模扩大打算的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的采纳意愿较高。
但值得注意的是,是否参与养羊合作经济组织对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并不显著,可能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低有关。根据调研数据,仅37.11%受访养羊场(户)通过加入合作社、成立养殖小区或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合作经营,大多数养羊场(户)仍采用独自经营的生产方式。根据《中国畜牧业年鉴(2017)》,2016年我国100只以上羊场数量仅占我国羊场总数的3.16%,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整体较低。同时,养殖户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会尽量规避风险,如果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较低,不能帮助养殖户降低新技术采纳的风险,养殖户继续沿用养殖传统品种的可能性也会较大。
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我国农牧业发展的长期目标,也是目前面临环境、资源约束以及消费市场倒逼供给侧结构改革紧迫形势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积极培育高效、优质、节约资源的良种的同时,更要注重良种的推广。技术推广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养殖户采纳技术,但目前我国养羊主体老龄化趋势显现,不利于良种技术的推广。基于此现状,(1)政府的扶持政策可以降低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的成本、提高采纳积极性,因此良种补贴或相关优惠政策在良种技术推广中必不可少,国家及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养殖场(户)品种改良的补贴力度。(2)养羊场(户)品种改良技术采纳意愿会受到亲朋好友或周围养羊场(户)的品种改良技术采纳行为的显著影响,因此技术推广时应集中在某一地区进行合理布局,激活地区社会网络内部的信息传播机制,形成“以点带面”的技术传播效果,降低养羊场(户)获取品种改良信息的难度。(3)新技术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是养羊场(户)采纳品种改良技术时顾虑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推广中,除了要告知养殖户新品种的优势,更要告知其改良后的新品种与其目前饲养品种在养殖方式、饲养管理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尽量帮助养羊场(户)降低品种改良的潜在风险,打消其品种改良的顾虑。(4)一般来说规模越大的养殖户,其集约化、标准化水平相对较高,对新技术和新品种比较敏感,且其资金实力、标准化水平、市场参与度以及抵御风险能力也越高,能够更精准地判断和发现利用新品种进行品种改良的价值,也能更快速地获取“需要”的技术,并降低品种改良技术采纳的风险。因此,要多渠道推动我国肉羊产业规模化发展,例如合理规划并流转集中养殖区用地,对规模养殖户提供一定的扶持或奖励政策,还可以考虑鼓励良种推广机构联合成立良种风险基金,用于弥补养殖户在品种改良后出现的损失。
参考文献
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百度学术]
耿宁, 李秉龙.我国肉羊良种培育与推广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4(S1): 371-375. [百度学术]
《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编委会, 《中国羊品种志》编写组.中国羊品种志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百度学术]
孙冰, 苏晓, 徐晓菲.基于新技术采纳决策博弈的技术扩散及其演化研究.工业技术经济, 2019, 38(6): 10-19. [百度学术]
谢贤鑫, 陈美球.农户生态耕种采纳意愿及其异质性分析—基于TPB框架的实证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28(5): 1185-1196. [百度学术]
费红梅, 刘文明, 姜会明.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意愿及群体差异性分析.农村经济, 2019(4): 122-129. [百度学术]
许家莹, 熊春林, 王奎武.农户对水稻直播技术的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稻米, 2018, 24(6): 60-66. [百度学术]
尚燕, 颜廷武, 江鑫, 等.绿色化生产技术采纳: 家庭经济水平能唤醒农户生态自觉性吗?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8, 34(11): 988-996. [百度学术]
魏莉丽, 吴一平, 习斌, 等.水稻种植示范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采纳意愿的调查研究——基于沙洋县问卷调查的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9): 31-36. [百度学术]
刘雪芬.市场导向、政策倾斜与养殖户新技术采纳意愿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 2013(7): 108-111. [百度学术]
宾幕容, 文孔亮, 周发明.农户畜禽废弃物利用技术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南462个农户的调研.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8(4): 37-43. [百度学术]
彭新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沼气技术采纳行为及绿色补贴政策研究[博士论文].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百度学术]
周娟娟.水稻种植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意愿研究[硕士论文].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2016. [百度学术]
Franklin S, John M, Alexander P, et al. Can risk-aversion towards fertilizer explain part of the non-adoption puzzle for hybrid maiz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Malawi.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06, 6(7) : 1490-1498. [百度学术]
Liu, Elaine M. Time to change what to sow: Risk preferences and technology adoption decisions for cotton farmers in China,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3, 95(4): 1386-1403. [百度学术]
Brick K, Visser M, Risk preferences,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insurance uptake: A framed Experi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2015, 118: 383-396. [百度学术]
韩丽敏, 李军, 潘丽莎.养羊场(户)育种技术采纳意愿情况调查分析——基于13省(区)477家养羊场(户)的问卷调查.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0(3): 35-42, 51. [百度学术]
李玉龙, 海龙, 郭立宏, 等.肉羊育种技术需求与采纳意愿调查.中国畜牧业, 2018(14): 75-76. [百度学术]
舒畅.基于经济与生态耦合的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行为及机制研究 [博士论文].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百度学术]
谢文宝, 陈彤, 刘国勇.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纳差异分析.改革, 2018(11): 117-129. [百度学术]
陈儒, 姜志德.农户对低碳农业技术的后续采用意愿分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17(2): 31-43. [百度学术]
姜利娜, 赵霞.农户绿色农药购买意愿与行为的悖离研究——基于5省863个分散农户的调研数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 22(5): 163-173. [百度学术]
黄炜虹, 齐振宏, 邬兰娅, 等.农户从事生态循环农业意愿与行为的决定: 市场收益还是政策激励?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8): 69-77. [百度学术]
龙冬平, 李同昇, 芮旸, 马力阳.特色种植农户对不同技术供给模式的行为响应——以陕西省周至县猕猴桃种植示范村为例.经济地理, 2015, 35(5): 135-142. [百度学术]
徐翔, 陶雯, 袁新华.农户青虾新品种采纳行为分析——基于江苏省青虾主产区466户农户的调查.农业技术经济, 2013(5): 86-94. [百度学术]
向国成, 韩绍凤.农户兼业化: 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05(8): 4-9. [百度学术]
李争, 杨俊.农户兼业是否阻碍了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以油菜轻简技术为例.中国科技论坛, 2010(10): 144-150.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