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 首页 | 主办单位 | 期刊简介 | 编委会 | 作者指南 | 刊物订阅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期刊界
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地理标志认知对农户安全生产的影响研究

以陕西“洛川苹果”为例

  • 刘银 1,2
  • 李大垒 1
  • 杨茼哲 1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2.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中图分类号: F243.2

最近更新:2021-05-17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424

  • 全文
  • 图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目录contents

摘要

目的

在地理标志使用地区,农产品质量普遍较高,农户安全生产表现较好,因此有必要分析地理标志认知对农户安全生产的影响。

方法

文章采用陕西“洛川苹果”地理标志的实地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

(1)地理标志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以及行为意向,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向;(2)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分别对地理标志认知和行为意向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最强的路径是“地理标志认知→主观规范→行为意向”。

结论

农户地理标志认知一方面直接影响安全生产行为意向,另一方面通过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最后从政府、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以及农户3个层面提出提升农户地理标志认知与加强农户安全生产的对策建议。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面临着农药污染、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等安全质量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农户不规范的生产行为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源头之一。改善农户的生产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依赖于农户自身经营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户对相关农业科技政策推广的接受程度。因此,研究农户的安全生产意愿与行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理标志是对当地特色产品进行保护,反映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以及外观特色的一种标志,地理标志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比较注重其品质、声誉与安全性。当代消费者更加青睐具有溢价特征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并且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市场价[

1]。地理标志的使用会给农户带来较强的经济效[2],并且农户在享受地理标志农产品带来好处的同时,必须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安[3],促使农户从传统粗放式生产向现代安全生产转型。随着我国地理标志建设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4-5]。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地理标志与农户安全生产意愿与行为展开研究。地理标志农产品非常注重软实力与硬实力,农户需要不断改善自身生产行为与生产技术来提升产品的竞争[6-7]。对于贫困地区应重视地理标志的建设,重视当地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保护好农产品标[8-9]。地理标志农产品需要对生产主体以及整个产业链加强质量管[10-11],地理标志的使用也要求农户付出因质量控制而带来的超额成本,促使农户进行安全生[12-13]。地理标志的使用对促进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安全生产技术以及施用环境友好型肥料和农药具有显著的作[14]

地理标志与农户安全生产的研究已经越来越丰富,但对地理标志同农户安全生产意愿与行为的研究仍然有进一步的拓展空间。大多数学者从资源禀赋、农户特征以及政策制度等客观方面来分析农户安全生产意愿或行为,忽视了农户对地理标志的心理认知。李世杰等对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户研究分析表明农户农药认知对其安全生产用药意愿有促进作[

15],黄玛兰等认为农户生产认知对其生产行动有很强的导向力和影响[16]。农户的主观认知越深刻,对其生产决策的意愿或行为影响越[17]。随着地理标志的建设与发展,农户对地理标志的认识越来越清[12,13],那么农户的地理标志认知是否影响其安全生产行为?通过什么途径并且怎样影响其安全生产?现有关于地理标志和农户安全生产的研究没有做出具体的回答,更没有形成地理标志认知对农户安全生产的路径分析。

鉴于此,文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及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从地理标志保护主体的主观认知角度出[

18]。通过实证分析来解释农户地理标志主观认知会如何影响其安全生产的行为意向,在地理标志地区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意向的具体因素有哪些,分析并提升农户安全生产的现实路径是什么,并据此来探求促进农户安全生产的对策建议。

1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1.1 研究区概况

陕西省洛川县属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凉爽干燥、土壤深厚、排水良好、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的环境,适宜苹果生长。根据中国农业品牌研究网2018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洛川苹果”的品牌价值以72.88亿位于全国第三、陕西第一,是陕西品牌价值最高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洛川县苹果栽种面积占全县农耕面积的80%以上,近90%的农户种植苹果树,农民人均贡献纯收入近万元,苹果产业已经是洛川县最主要的产业。

1.2 数据来源

该文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2018年11月在陕西省洛川县的入户实地调查。在陕西省洛川县6个乡镇中的11个行政村随机发放了300份问卷,每个行政村问卷数保持在25~30份。调查收集了农户的个人家庭特征、经营情况、地理标志认知以及安全生产情况等多方面的信息。该次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7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

1.3 样本描述

表1,在样本中被访者以男性为主,占比75.63%;被访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6~65岁,占比64.87%;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比为76.34%。83.50%的农户以农业收入为主,说明了农户的收入比较单一。84.9%的农户直接或者间接使用过“洛川苹果”地理标志,表明农户对农产品地理标志“洛川苹果”的使用度都较高。84.6%的农户认为政府是地理标志建设的最大贡献者,说明从农户角度来看,地理标志的建设与发展主要依靠政府。近年来81.7%的农户使用化肥农药都是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的,化肥农药使用比说明书多的农户仅占12.5%,洛川县农户对于安全生产(尤其是化肥农药使用)有较好的表现。

表1 被访者农户样本基本情况
项目选项样本数比重(%)项目选项样本数比重(%)
性别 68 24.40 经济来源 非农收入为主 46 16.50
211 75.60 农业收入为主 233 83.50
年龄(岁) 35以下 36 12.90

是否使用过“洛川

苹果”地理标志

没有使用 42 15.10
36~45 45 16.10 直接或间接使用过 237 84.90
46~55 108 38.70

地理标志建设

最大贡献者

政府 236 84.60
56~65 73 26.20 农户 21 7.60
65以上 17 6.10 企业 16 5.70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101 36.20 合作社 2 0.70
初中 112 40.10 其他 4 1.40
高中 58 20.80 化肥农药用量 比说明书上少 16 5.70
大专及以上 8 2.90 严格按说明书 228 81.70
比说明书多 35 12.50

2 变量选取与研究方法

2.1 变量选取

为了测度农户地理标志认知、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以及行为意向等指标,调查问卷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项,其中农户地理标志认知(GIC)量表是借鉴占辉斌的研究基础之上加以扩展而制定[

12-13],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态度(BAT)、知觉行为控制(PBC)、主观规范(SN)以及行为意向(BIN)量表在AJZEN I等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制定[15-23]。基于相关文献与理论分析,所有问项均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法,其中“1=完全不同意,2=基本不同意,3=一般,4=基本同意,5=完全同意”。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地理标志认知3个问项均值都在3.8以上,说明“洛川县苹果”农户对洛川苹果的市场形象、竞争影响力以及发展前景的评价和信心均非常强。此外,安全生产方面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以及行为意向的观测变量均值都在3.4以上,可以看出,整体上“洛川苹果”农户对安全生产认识较高。

表2 测量变量含义
潜变量编号观测变量观测变量的具体问项参考出处
GIC GIC1 市场品牌形象 “近几年,洛川苹果的市场品牌形象很好”

占辉斌(2013)

占辉斌(2015)

GIC2 竞争影响力 “近年来,洛川苹果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GIC3 发展前景 “虽然今年遭遇冻害减收,洛川苹果发展前景不错”
BAT BAT1 提高农业收入 “进行安全生产能提高苹果质量,进而提高收入”

AJZEN I(1991)

周洁红(2006)

姚增福等(2010)

杜斌等(2014)

李世杰等(2014)

吴九兴等(2014)

占辉斌(2015)

吴雪莲(2016)

黄玛兰等(2016)

Wilmer等(2018)

刘银(2020)

BAT2 优化土壤环境 “合理安全使用化肥有机肥对优化土壤环境有利”
BAT3 保障身体健康 “安全处置农药废弃物对保障身体健康有利”
PBC PBC1 市场价格 “安全生产出来的苹果具有较高的市场价格”
PBC2 法律法规 “我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了解”
SN SN1 亲朋友邻建议 “亲朋友邻中有人建议我进行安全生产”
SN2 农技专家建议 “农技专家建议我进行安全生产”
SN3 示范户效应 “采用安全生产的示范户收成和收益都很好”
BIN BIN1 学习安全技术 “我想了解学习并使用一些安全生产技术”
BIN2 安全处置废弃物 “我愿意安全合理的处置农药废弃物”
BIN3 参加安全培训 “我愿意主动参加苹果安全生产的培训和讲座”
BIN4 安全使用农药化肥 “我愿意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来进行生产”

2.2 研究方法

该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农户地理标志认知、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向之间的逻辑关系,结构方程模型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多重共线性等问题,还可以同时处理不同因变量获取农户安全生产的驱动路径。SEM模型由测量模型(measured model)和结构模型(structural model)组成,测量模型反应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表示各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故拟采用的测量模型与结构模型为:

测量模型:X=ΛXξ+δ (1)
Y=ΛYη+ε (2)
结构模型:η=Bη+Γξ+ζ (3)

式(1)至(3)中,ξ为外生潜变量,指的是农户地理标认知、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η为内生潜变量,指的是农户安全生产的行为意向;Xξ的观测变量,反映农户地理标志认知、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的指标;Yη观测变量,反映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意向的指标;ΛxXξ关系强度的系数矩阵,ΛYYη关系强度的系数矩阵,δX 的测量误差,ε为和Y的测量误差,Β表示的是内生潜变量的系数矩阵,和Γ表示的是外生潜变量的系数矩阵,ζ是结构模型的随机误差项。

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 模型有效性检验

调查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α值是0.913,各个潜变量之间的Cronbach′s α值在0.743~0.876,表明调查问卷整体和各个潜变量之间的内部一致性很好,因子信度良好。另外问卷整体上KMO检验值为0.922,Bartlett′s Test统计值为0.000,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的卡方值为2 255.375,表明观测变量具有良好的信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问卷的组合信度(CR)均在0.7以上,潜变量地理标志认知、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向的平均变异抽取量(AVE)均大于0.5,表明该测量模型聚合效度较好。

表3 信度和效度检验分析
潜变量观察变量参数显著性估计标准化的因子载荷Cronbach′s α组合信度平均变异抽取量(AVE)
unstdS.E.t-valuePCR
地理标志认知(GIC) GIC1 1 0.817 0.827 0.808 0.585
GIC2 0.952 0.072 13.145 *** 0.758
GIC3 0.905 0.074 12.223 *** 0.716
行为态度(BAT) BAT1 1 0.754 0.806 0.806 0.581
BAT2 1.019 0.090 11.339 *** 0.742
BAT3 1.090 0.095 11.530 *** 0.789
知觉行为控制(PBC) PBC1 1 0.653 0.743 0.763 0.612
PBC2 1.338 0.197 6.788 *** 0.906
主观规范(SN) SN1 1 0.714 0.835 0.839 0.636
SN2 1.029 0.083 12.369 *** 0.825
SN3 1.069 0.085 12.636 *** 0.847
行为意向(BIN) BIN1 1 0.777 0.876 0.873 0.633
BIN2 1.006 0.067 14.935 *** 0.818
BIN3 1.133 0.083 13.653 *** 0.748
BIN4 1.063 0.068 15.535 *** 0.835

注:  ***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

3.2 SEM模型估计结果

借助AMOS24.0软件构建了农户地理标志认知与安全生产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相关的适配指标是评价模型整体质量的重要评估手段,模型中的χ2/df为2.331,虽然AGFI和RFI小于建议值,但也十分接近0.9。此外,模型的其他各项适配指数均在理想范围内,表明实际数据与上述构建的理论模型拟合较好。

表4 SEM模型整体适配度检验结果
指标绝对适配度指数增值适配度指数简约适配度指数
χ2/dfRMRRMSEAGFIAGFINFIRFIIFITLICFIPGFIPNFIPCFI
指标值 2.331 0.076 0.069 0.915 0.878 0.916 0.894 0.950 0.936 0.950 0.633 0.724 0.751
建议值 1.0~3.0 <0.08 <0.08 >0.9 >0.9 >0.9 >0.9 >0.9 >0.9 >0.9 >0.5 >0.5 >0.5
结果 理想 理想 理想 理想 接近 理想 接近 理想 理想 理想 理想 理想 理想

3.3 结果分析

3.3.1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借鉴计划行为理论,该研究构建了包含农户地理标志认知、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与行为意向共5个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如图1表5所示。根据研究模型的运行结果,所有的研究假设均被接受。

图1 地理标志认知对农户安全生产影响的路径分析

表5 研究假设结果检验
研究假设非标准化路径结果P标准化路径系数接受/拒绝
路径系数标准差临界比率值
GIC→BAT 0.554 0.074 7.492 *** 0.602*** 接受
GIC→PBC 0.713 0.106 5.020 *** 0.454*** 接受
CIC→SN 0.651 0.068 3.836 *** 0.633*** 接受
GIC→BIN 0.261 0.082 7.983 *** 0.264*** 接受
BAT→BIN 0.329 0.074 4.430 *** 0.307*** 接受
PBC→BIN 0.127 0.044 3.870 *** 0.202*** 接受
SN→BIN 0.384 0.070 5.454 *** 0.399*** 接受

注:  ***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

(1)农户地理标志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其安全生产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以及行为意向,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602、0.454、0.633以及0.264。农户地理标志认知与其下3个观测变量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17、0.758、0.716,包含了农户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市场品牌形象、竞争影响力与发展前景的认知,其中农户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品牌形象的认知对地理标志认知的影响最大,提升农户对地理标志市场形象的认知是提升地理标志认知的重要任务。农户地理标志认知对安全生产主观规范的影响最大,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市场形象更好、竞争影响力更大、发展前景更乐观,农户会更加积极地利用亲朋友邻、农技专家、示范户等外界的力量来积极学习安全生产。同时农户地理标志认知的提升不但会使其关于安全生产的行为态度越来越积极、利用外界力量了解安全生产的知觉行为控制的能力越来越强,也能直接增强其安全生产的行为意向。

(2)农户安全生产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均对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307、0.202、0.399。该研究中的主观规范是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意向的重要因素,其次是行为态度,影响最弱的是知觉行为控制。农户的主观规范因素受到其地理标志认知影响,主观规范与其下3个观测变量亲朋友邻、农技专家以及示范户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14、0.825、0.847,农户在受亲朋友邻、农技专家以及示范户等外界因素的正向影响时,有利于农户提升其安全生产意愿。农户的行为态度因素受到农户地理标志认知的影响,行为态度与其下3个观测变量农户提高农业收入、优化土壤环境以及保护身体健康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54、0.742、0.789,农户认为收入和身体健康较重要,随着农户收入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升,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态度越积极,其安全生产意愿越高。农户的知觉行为控制与其下2个观测变量市场价格与法律法规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653和0.906,农户随着市场价格越来越可观以及法律法规知识的越来越丰富,越能增强其安全生产的行为意向。

3.3.2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由于研究假设均成立,根据温忠麟等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可以判断出研究存在中介效[

24]。为了进一步探索地理标志认知对农户安全生产的中介效应,继续利用AMOS24.0软件,并且利用bootstraping方法重复抽样5 000次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研究发现,P1、P2和P33个路径的置信区间值均未包括0,即中间效应存在,同时考虑到地理标志认知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直接作用,因此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分别对地理标志认知和行为意向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安全生产行为态度在地理标志认知和行为意向中的中介效应为0.182,证实了农户地理标志认知越好,其对安全生产方面的了解越丰富,其态度越积极,越能提升其安全生产意愿;安全生产知觉行为控制在地理标志认知和行为意向中的中介效应为0.091,证实了农户地理标志认知越高,越能丰富自身的经验并且越能充分使用身边安全生产的资源,进而增强其安全生产意愿;安全生产主观规范在地理标志认知和行为意向中的中介效应为0.250,证实了农户地理标志认知越好,其利用外界力量了解安全生产的主观规范能力越强,越能激发其安全生产行为。在3个路径中,P3即“GIC→SN→BIN”的中介效应最强,P1即“GIC→PBC→BIN”次之,P2 “GIC→PBC→BIN”最弱。整体效应是路径模型中与该潜变量有关的所有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回归系数值之和。地理标志认知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意向的直接效应值是0.264,总的中介效应值为0.523,故整体效应是0.787,说明在地理标志建设地区,农户地理标志认知程度提升一个单位,那么其安全生产的行为意向也会整体提升0.787个单位。

表6 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
路径点估计值系数乘积percentile 95% CIBias-corrected 95% CI
SEZ下限上限下限上限
P1:GIC→BAT→BIN 0.182 0.092 1.978 0.070 0.342 0.085 0.369
P2:GIC→PBC→BIN 0.091 0.034 2.676 0.033 0.164 0.041 0.184
P3:GIC→SN→BIN 0.250 0.071 3.521 0.126 0.376 0.142 0.400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该文在经典的计划行为理论(TPB)中引入了农户地理标志认知变量,构建了农户地理标志认知对其安全生产行为意向的模型,以陕西省“洛川苹果”279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地理标志认知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意向的逻辑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1)农户地理标志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其安全生产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以及行为意向,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602、0.454、0.633以及0.264。农户安全生产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均对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307、0.202、0.399。在地理标志地区,农户安全生产的行为态度越积极、知觉行为控制的能力越强以及利用外界力量了解安全生产的主观规范能力越强,越能激发农户进行安全生产。

(2)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分别对地理标志认知和行为意向起部分中介作用。在3个路径中,P3即“GIC→SN→BIN”的中介效应最强,P1 “GIC→PBC→BIN”次之,P2即“GIC→PBC→BIN”最弱。地理标志认知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意向的直接效应值是0.264,总的中介效应值为0.524,故整体效应是0.787。在地理标志建设地区,农户地理标志认知程度提升一个单位,那么其安全生产的行为意向也会整体提升0.787个单位。

(3)农户地理标志认知一方面直接影响安全生产行为意向,农户对地理标志的市场品牌形象、竞争影响力以及发展前景的认知程度越高,农户采用安全生产的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以及行为意向越强烈。另一方面通过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意向。可见,农户地理标志认知在对地理标志建设以及其安全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采用相应的政策措施可以提升农户地理标志认知,进而促使农户进行安全生产。

4.2 政策建议

(1)从政府层面来看,一是需要政府加大对地理标志的建设和保护力度,充分发挥好政府统筹发展的能力,让农户切身体会到当地地理标志农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品牌形象、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进而提高农户的安全生产意愿。二是规范地理标志农产品的销售和农资市场,定期整顿销售和农资市场,避免形成谷贱伤农等伤害农户生产信心的情况发生,还应继续健全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价格保护机制,增强农户的生产信心。三是积极地提供一些政策和行动上的帮助,比如对农药废弃物进行专门回收,对采用测土配方肥以及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进行补贴和指导等等,帮助农户进行安全生产。

(2)从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层面来看,一方面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一般立足于当地的资源禀赋、地域特色文化和市场前景,并且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同时影响农户的地理标志认知情况,因此需要加强对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财政、税收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进而提升农户对地理标志认知程度。另一方面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带领农户进行产销一体化、发展订单农业以及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与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在保障农户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同时,再通过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集中培训和指导,有利于农户进行安全生产。

(3)从农户层面来看,农户是地理标志农产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要加强对农户进行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培训,积极提升农户对地理标志发展的信心以及未来前景,增强农户的地理标志认知程度。积极组织农技专家对农户进行关于地理标志知识的宣传和安全生产的培训和讲座,同时发挥当地示范户的作用,这一方面可以增强农户地理标志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农户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进而促使农户自身进行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占辉斌.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的感知质量及购买行为研究——以六安瓜片为例.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9(5): 10-16. [百度学术

2

陈玉兰, 刘瑞峰, 宋玉兰.地理标志对库尔勒香梨生产经济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库尔勒地区215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1(2): 257-259. [百度学术

3

Wilmer S. Sepúlveda, María T. Maza, Luis P, et al. Mantecón farmers′ attitudes towards lamb meat production under a 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Small Ruminant Research, 2010, 94(3): 90-97. [百度学术

4

周曙东, 张西涛.地理标志对陕西苹果经济效益影响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 2007(6): 56-61. [百度学术

5

李启平, 赵溯, 晏小敏.地理标志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经济经纬, 2014, 31(3): 26-30. [百度学术

6

王寒, 陈通.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现状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101-105. [百度学术

7

Bilge D, Ummuhan G.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The aspects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product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62): 761-765. [百度学术

8

邰秀军, 杨慧珍, 陈荣.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的减贫增收效应——基于山西省110个县的实证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6): 144-149, 225. [百度学术

9

Effrey N, Josephine W, Lya A.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value capture in the Indonesia coffee sector.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8, 59: 35-48. [百度学术

10

张黔生, 刘卓慧, 宋全瑞.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管控研究——以普洱茶为例.特区经济, 2018(10): 76-81. [百度学术

11

Susana L B, Manuel G D, Vanesa S R, et al. Governance decisions in the supply chain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8, 197(3): 1-12. [百度学术

12

占辉斌.农户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行为研究——以江西、安徽为例.农业技术经济, 2013(3): 105-111. [百度学术

13

占辉斌.农户地理标志产品的认知研究——基于地理标志产品黄山毛峰、太平猴魁保护区556户农户的调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5, 27(3): 125-128. [百度学术

14

薛彩霞, 姚顺波.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分析: 来自黄果柑种植农户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 2016(7): 23-35. [百度学术

15

李世杰, 朱雪兰, 洪潇伟, .农户认知、农药补贴与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用药意愿——基于对海南省冬季瓜菜种植农户的问卷调查.中国农村观察, 2013(5): 55-69, 97. [百度学术

16

黄玛兰, 李晓云, 袁梦烨, .农户种植决策感知与行为决策差异分析——基于江汉平原的实证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5): 892-901. [百度学术

17

吴雪莲.农户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及政策激励研究[博士论文].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6. [百度学术

18

Ajzen 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 50(2): 179-211. [百度学术

19

杜斌, 康积萍, 李松柏.农户安全生产意愿影响因素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3): 71-75. [百度学术

20

周洁红.农户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396户菜农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06(11): 25-34. [百度学术

21

吴九兴, 杨钢桥.农地整理项目农民参与行为的机理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2): 102-110. [百度学术

22

姚增福, 郑少锋.种植大户生产行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TPB理论和黑龙江省378户微观调查数据.农业技术经济, 2010(8): 27-33. [百度学术

23

刘银.地理标志对农户安全生产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硕士论文].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百度学术

24

温忠麟.张雷, 侯杰泰,.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心理学报, 2004(5): 614-620. [百度学术

25

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 AMOS的操作与应用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百度学术

版权所有: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电话:010-82109628、82109647 电子邮件:quhuabjb@caas.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11039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