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白和盛,詹存钰,陈伟民.育种成果转化的实践与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3,(3):30-31
【打印本页】   【HTML】   【下载PDF全文】   查看/发表评论  【EndNote】   【RefMan】   【BibTex】
←前一篇|后一篇→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本文已被:浏览 1028次   下载 887 本文二维码信息
码上扫一扫!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育种成果转化的实践与探讨
白和盛,詹存钰,陈伟民
作者单位
摘要: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飞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农业科技成果中育种成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良种在农业增产中贡献份额已占30%以上。生产上推广面积比较大的各类农作物优良品种主要来源于农业科研院所。湘研辣椒、津研黄瓜、扬麦系列小麦品种、明恢系列、“559”系列籼型杂交稻组合等,无不体现了农业科研院所是新品种创新的主体,无不说明育种研究是品种创新的源泉。因此在加快新品种选育的同时,要大力促进育种成果的转化,提高育种成果的转化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育种成果转化的形式和实践 (一)科研育种单位与农业推广部门相结合,促进育种成果的转化 长期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作物新品种既能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又易实现成果产业化,受到各级政府、农业推广部门和科研育种单位的广泛重视。育种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历年来都是建立多部门、多地区、多层次的协作,通过协作调动了科研育种部门、农业推广部门、种子部门、生产、行政部门的力量,使之有机结合,互有分工,在不同的领域内发挥各自的优势,使育种成果的转化在组织和技术上得到充分保证。江苏里下
关键词:  农业 科学技术 生产力 中国
DOI:
分类号:F323
基金项目:
Abstract:
Key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