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0年第6期目录
本期目录 | | | 向涛同志在北方片农业动态监测网点县座谈会上的讲话 | | 1990,11(6):1-2,16 | | [摘要](1013) [PDF 1.39 M](2) [HTML](110) | | | 谈立体农业的几种类型及其意义 | | 张立生 | | 1990,11(6):3-4 | | [摘要](1332) [PDF 971.00 K](4) [HTML](117) | | | 农业地域类型研究与实践 | | 王敏夫 | | 1990,11(6):5-7,11 | | [摘要](1278) [PDF 1.87 M](4) [HTML](124) | | | 微机在农业气候区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 | 易燕明 | | 1990,11(6):8-11 | | [摘要](1219) [PDF 1.48 M](3) [HTML](127) | | | 区域农村经济规划中的几个问题 | | 王舜卿 | | 1990,11(6):12-16 | | [摘要](1199) [PDF 2.34 M](3) [HTML](149) | | | 区域发展规划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 肖昌锰 | | 1990,11(6):17-18 | | [摘要](1198) [PDF 967.16 K](3) [HTML](105) | | | 扬州市农业资源开发的特点、模式和效益 | | 王纯彬 | | 1990,11(6):19-21,24 | | [摘要](1191) [PDF 1.85 M](5) [HTML](126) | | | 浮山村综合开发利用有机物资源的探讨 | | 章浚平,刘祥明,蔡昌达 | | 1990,11(6):22-24 | | [摘要](1274) [PDF 1.41 M](2) [HTML](129) | | | 农业区域开发可行性论证及开发思维与原则 | | 李恩泽,白宪瑞 | | 1990,11(6):25-26 | | [摘要](1228) [PDF 928.24 K](3) [HTML](139) | | | 高产地区的农业发展在于向深层开发资源潜力 | | 神全茵,周鸣歧 | | 1990,11(6):27-30 | | [摘要](1123) [PDF 1.96 M](3) [HTML](109) | | | 河北省海河流域平原农业开发工作和问题 | | 李绍诚 | | 1990,11(6):31-32,26 | | [摘要](1480) [PDF 1.42 M](3) [HTML](123) | | | 农业区划为农业决策服务的途径和方式 | | 龚维鹏 | | 1990,11(6):33-35 | | [摘要](993) [PDF 1.42 M](3) [HTML](97) | | | 适应工作重点转移 促进区划工作发展 | | 1990,11(6):36-37,35 | | [摘要](1121) [PDF 1.45 M](2) [HTML](138) | | | 适应农业综合开发需要 促进农业区划深入发展 | | 邬舜 | | 1990,11(6):38-40 | | [摘要](1236) [PDF 1.46 M](2) [HTML](127) | | | 江苏农业系统工程研究和应用的新发展——农业系统工程应用试点与初步推广小结 | | 凌世新,马培荣 | | 1990,11(6):41-43,52 | | [摘要](1264) [PDF 1.88 M](2) [HTML](111) | | | 湿地资源开发模式——兼论洪湖地区自然资源的创新利用 | | 邓德源,李开伦,向德楷 | | 1990,11(6):44-46 | | [摘要](1149) [PDF 1.49 M](3) [HTML](113) | | | 福建省农业自然资源与食物生产分类发展探讨 | | 张茂希,陈善沐,黄曦,林芬 | | 1990,11(6):47-52 | | [摘要](1330) [PDF 2.61 M](3) [HTML](140) | | | 应用J·kostrowicki分类法确定屯留县农业类型 | | 罗其友 | | 1990,11(6):53-55 | | [摘要](1281) [PDF 1.14 M](2) [HTML](118) | | | 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划分综合农业区的因子权重 | | 朱孔来,于祥卿,吴自友 | | 1990,11(6):56-60 | | [摘要](1376) [PDF 1.48 M](2) [HTML](137) | | | 我国土地资源人口承载能力研究的进展 | | 王风兰 | | 1990,11(6):61-64 | | [摘要](1084) [PDF 1.95 M](5) [HTML](120) | |
|
|